Search


仰巴腳效應

兩塊出差錯的磚。

【兩塊出差錯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仰巴腳效應

兩塊出差錯的磚。

【兩塊出差錯的磚~】

1983年,我們在購置道場之後就沒錢了,而且還負了債。我們是窮和尚,我們需要房子,卻負擔不起雇請一位建築工—材料本身就夠貴了。所以,我必須學會蓋房子:打地基、鋪水泥、砌磚、蓋屋頂,及鋪設水管等一大堆事。我在家時曾經是個理論物理學家及高中老師,並不習慣操作雙手。在經過這幾年以後,我變得對蓋房子還挺在行的,甚至戲稱我那群幫手為BBC(佛教建築公司)。可是剛開始的時候,真的是很艱難。

砌磚看起來很容易:一團混凝土在下面,這邊輕敲一下,那邊輕敲一下。可是,剛開始時,我輕敲一角要它變平,另一角就蹺了起來,因此我必須再把那個角敲下去,結果整個磚便跑出線外。當我好不容易將它輕推回去對齊時,第一個角又變得太高。老天啊!你們去試看看。

不過身為出家人,我有的是耐心,也有的是時間。我決定每一塊磚都砌得完美無缺,不論要花多少時間。最後,我完成了我的第一堵磚牆。我後退幾步,欣賞一下。那個時候,我才注意到—哦,老天!我忽略了兩塊磚。所有的磚頭都排得非常整齊,就是這兩塊朝著某個角度傾斜著。它們看起來醜陋極了,它們破壞了這整面牆,也毀了這堵牆。

當時,水泥已經硬到無法將磚塊取出。我跑去請示住持,可不可以拆掉牆重新搭建,或以更好的辦法將它炸掉,因為我搞砸了它,覺得很尷尬。住持說,不可以,牆要保留住。

於是,當帶領著第一批訪客參觀我們剛成立的道場時,我總是努力避開,不要經過我的那堵牆,我痛恨任何人看到它。可是,有一天,在我完成它的三、四個月之後,我與一位訪客正在散步,他看到了那面牆。

「那面牆好漂亮。」他不經意地說。

「老兄啊!」我驚訝地回答:「你是不是把眼鏡忘在車上了?你眼睛瞎了,是嗎?你看不到那兩塊破壞了整面牆的磚嗎?」

接下來他所說的話,改變了我對這堵牆的看法,對自己的看法,以及對生命中很多其他事物的看法。他說:「是的,我看得到『那兩塊出差錯的磚』,可是我也看到了998塊沒出錯的好磚啊。」

我被他的話震懾住了。三個多月來,我第一次看到了這兩塊磚之外的其他磚頭。在這出錯的磚頭的上方、下方、左邊與右邊都是沒出錯、完美無缺的磚。而且,沒出錯的完美磚塊比起出錯的多很多呢。

在這以前,我的眼睛全都放在這兩塊錯誤的磚上面;對其他的東西盲無所見。這就是我之所以無法忍受看到那堵牆,或讓別人看到它的原因,那也是為什麼我想毀掉它的原因。如今,我竟然可以看到那些沒出錯的磚!這堵牆竟然還挺好看的!正如這位訪客所說的:「它是一堵好漂亮的牆。」

20年之後的現在,這堵牆依然存在,可是我已經忘記「那兩塊出差錯的磚」確切的位置了。我真的無法再看出那些錯誤了。

多少人結束一段感情或離婚,是因為他們在配偶身上只能看到「那兩塊出差錯的磚」;我們之中又有多少人變得頹喪甚至考慮自殺,是因為我們在自己身上只能看到「那兩塊出差錯的磚」。

事實是,有很多很多沒出錯的好磚、完美的磚—在錯誤的上方、下方、左邊及右邊—可是,有時我們就是無法看到它們。反而,每回我們在看的時候,眼光專盯在錯誤上,所見只有錯誤,我們認為那兒只有錯誤—於是我們想將它們毀了。很不幸地,有時真的硬把一堵「很漂亮的牆」摧毀了。

我們都有自己「那兩塊出差錯的磚」,可是我們身上完美的磚比出錯的多太多了。一旦明白這點,事情便沒有那麼糟,我們不但可以平靜地接受自己,包容自己的缺點,也能愉快地跟配偶一起生活。這對專辦離婚的律師是個壞消息,對你們卻是個好消息。

這個事件我說過很多次。有一次,一位建築工來找我,並說了一個專業秘訣:「我們建築工總是出錯。」他說道,「可是我們跟客戶說這是個『原創風格』,附近的房子沒有一間跟它一樣。我們還因此多收了他們幾千元!」

所以,你家中的「獨特風格」可能是從錯誤開始的。同樣的,在自己身上、在配偶身上,或在整體的生命中,你們所認為的錯誤也將可以成為「獨特風格」,豐富你這段時光—一旦你停止專盯著它們看的時候。

~~阿姜●布拉姆 著 /釋見諦 譯


Tags:

About author
皓宜作品: 《為何上班這麼累 ? 其實是你心累: 心理學家的職場觀察》,2016,商周。 《如果,愛能不寂寞。》,2016,三彩。 《與父母和解,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》 2015,如何。 《人生不能沒有伴,找回各種關係裡的安心感》 2015,圓神。 《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》,2013,新手父母。 《在愛情的四季裡,妳依然可以做自己》 2013,人本自然。 《聽孩子說,我們忘了的事》,2013,聲活工坊出版。
轉行唸傳播的心理學家,苦修電影劇本創作中。心理學教我的事:「保持覺察,當個內心清醒的人。」週末不定時舉辦新書贈獎時間,推廣好書不收費,歡迎出版社加入贊助網友讀好書的行列☘️
View all posts